6月1日,唐仲英医学研究院芮秀文书记、朱力教授、黄玉辉教授、徐鹏教授、杨华乾教授、陈冬教授、高峰青、王文洁一行八人,就研究所建设、大型仪器公共平台运行体制机制、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等方面工作赴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调研。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磊,科技管理处处长祁健伟、副处长纪庆、科研技术平台流式中心负责人梁昊岳热情接待。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创建于1957年,隶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是我国集血液学领域战略制定、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规范诊疗、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于一体,规模最大、亚学科最齐全的国家级医学转化创新基地。自其成立起,填补了我国血液学领域的一项项空白,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原始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科研成果,建立一系列血液病规范诊疗的中国标准方案,推动和引领我国血液学科技创新的发展,是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
调研人员一行首先参观了院史馆、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深入了解血研所的发展历史、对我国血液学科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在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纪庆就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展规划、人才队伍、研究团队、学生培养、科研成果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简要介绍,实验室针对国家在医学领域的重大需求,从血液病临床的实际出发,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结合临床诊断、新技术开发、药物创新研制以及生物质控模块,形成了一个“四梁八柱”的基础临床结合创新研究模式。随后调研人员参观了重点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梁昊岳就公共技术平台整体布局、各实验技术平台管理和实验技术人员配备等建设经验进行了交流。

参观过程中,重点实验室在一楼设置的学生休息区以及大厅四周设立的2022年度十大科技成果展板给调研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窗明几净的学生休息室,把实验和休息做到了完全分离,在保证学生饮食安全的同时,也缓解了紧张学习实验压力。重点实验室每年评选十大科技成果,并在大厅通过展板展示,既凸显了重点实验室对血液学科建设所作出的贡献,又对全体师生时时鞭策,共同推进实验室高质量发展。

最后,双方进行了座谈,调研人员就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张磊代表院所对唐仲英医学研究院一行前来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院所“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四梁八柱”的基础临床结合创新研究模式,以及在科研范式、科研思维和科研组织方式的探索实践经验。祁健伟分享了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公共平台运行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管理方面的经验。调研人员重点了解学习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疗高度融合的运行机制,公共仪器平台仪器设备的更新和维护运行管理,以及优秀青年人才引进、研究生培养、产学研成果转化的经验。
在总结讲话中,芮秀文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的领导和专家在百忙之中给予热情接待和真诚分享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此次调研中学习到的实验室建设、公共平台管理、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生培养相关经验,将为苏州大学唐仲英医学研究院的发展提供宝贵借鉴,希望以此调研为起点,双方不断增进了解,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共谋互利共赢,共同推进国家血液学科发展。